• 宝博


  • 燃思答疑-生物药品病毒安全控制Ⅰ

    小潜同学 潜沉药研 3月27日

    3月,在燃思医药举办的在线培训课程中,培训学员与主讲嘉宾(吕茂民 博士)就生物药品病毒安全相关问题互动热烈。我们将互动问答的相关问题依次整理到“潜沉药研”微信公众号发布,供大家学习交流!



    Q01

    如果不使用生物源性原材料且细胞系已全面检测 ,仍应进行去除灭活验证吗

    Q02

    病毒灭活/去除工艺的选择,是在现有工艺的基础上的选择?是在有限次的选择中 ,优选一个最佳的?

    Q03

    “病毒的选择”,可选的病毒是确定的吗 ?或者可选病毒的数量是确定的?

    Q04

    验证时的规模,如果用缩小模型时,需要考虑哪些因素,以用于申报?

    Q05

    临床注册时提供病毒安全性风险评估,这个如何评估?考虑的要点是什么 ?是否有示例 ?

    Q06

    对于指示病毒的选择 ,在血液制品中是否有明确的规定 ?包括培养指示病毒所用的细胞?

    Q07

    提一个问题:病毒去除/灭活验证时 ,对于病毒降低的幅度,4log被认为是有效的 。对于全过程的方法验证,对于逆转录病毒的降低幅度 ,目前法规要求的病毒降低幅度是否有总要求 ?有人说是12log,亦有人说是15log。

    Q08

    指示病毒滴度如果是10的6次方,按10%加入样品后是不是就变成10的5次方?老师举的例子图里面起始都是10的6 ,7次方 ,难道指示病毒有10的9次方?

    Q09

    请教盲传三代是什么意思?

    Q10

    除病毒纳滤,纳滤工艺载量范围是以哪个载量为准 ,验证通过的体积载量还是蛋白质量载量,吕博士有何见解 ?

    Q 11

    药品生产中潜在病毒的数量可通过哪些方法可检测或者估算得知 ?


    关于吕博士对生物药品病毒安全更多问题的解答,请关注潜沉药研微信公众号,我们会在后期陆续推出,敬请期待!


    活动预告

    最新DMF的编写及欧美国家DMF注册制度重点和难点解析

    原料药起始物料的选择

    点击活动标题↑↑↑,获取详细信息 !

    微信扫一扫
    关注该公众号


  • XML地图